大渡河畔戰歌行
——國內在建最高的地下埋藏阻抗式超大型長廊式調壓室建設紀實

來源:三公司作者:納小平 時間:2023-06-20 字體:[ ]

千里的大渡河從川藏高原的高山峽谷、溝壑峰巒間跌宕而過,激蕩的流水唱響千年亙古不變的歌。大渡河,這條記錄了當年中國工農紅軍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壯舉,在新時代前赴后繼的水電人見證下,正在書寫著當代五局人的奮斗史。

大渡河硬梁包水電站為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最新規劃28級方案的第14級電站,工程規模為二等大(2)型,其中調壓室為地下埋藏阻抗式,采用“一洞一室兩機”及“單管單機供水”的布置格局,開挖總長248.80米,高度106.9米,每個調壓室長114.4米,寬25.4米,調壓室間設20米巖柱隔墻,是目前國內在建最高的地下埋藏阻抗式超大型長廊式調壓室。

目前,由中國水電五局硬梁包項目承擔施工的調壓室開挖支護全部結束,2號調壓室一區滑?;炷潦┕ね瓿?, 1號調壓室首倉邊墻混凝土開盤。硬梁包項目全體施工人員,用披荊斬棘的堅強毅力、舍身忘我的工作態度,在大渡河畔譜寫了一篇水電五局奮斗的精彩篇章!

心懷敬畏 全面攻堅

硬梁包水電站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川西北丘狀高原東南緣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區域地質構造背景復雜,在開挖期間呈罕見的“硬、碎、雜”特點,構造斷層、裂隙發育,且巖石普遍存在綠簾石化面蝕變現象,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加之項目所處地區位于高地震頻繁地區,自2020年5月項目進場以來,項目所在地四川甘孜州共發生地震46次,其中2022年9月5日,瀘定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硬梁包廠區樞紐工程距離震源中心僅10.4公里,此后余震連續不斷,在如此復雜的地質條件下,如何優質、高效的完成調壓室高邊墻的穩定下臥及安全貫通是橫亙在硬梁包項目急需攻堅的難題。作為中國水電五局首次開挖如此大斷面、大跨度、高邊墻調壓室的先鋒隊,硬梁包全體職工心懷對地下工程深深的敬畏之心,謹守“快速支護”的施工思路,嚴格控制爆破振動,積極按照“平面多工序、立體多層次”的原則組織實施。

在調壓室高邊墻開挖過程中,針對復雜地質條件,項目部通過巖石抗壓強度檢測、地質編錄等工作進行超前地質預報;在預裂爆破過程中,根據地質條件將裝藥結構優化為“金字塔形” ,進一步提高爆破效果。為了嚴格控制爆破振動,項目部采用數碼電子雷管精準延時微差減振控制爆破技術,有效地解決了爆破震動對周邊建筑物及結構面完整的影響問題,改善了破碎塊度、增加拋擲距離、減少爆破振動、節約炸藥、提高了溜渣效率,在與高?,F場合作開展的開挖爆破質點振動測試結果中顯示,硬梁包項目調壓室開挖爆破質點振動速度完全滿足規范要求。

調壓室貫通保護層的厚度僅4.5米,安全風險極高,為了確保調壓室安全順利貫通,項目部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積極與設計溝通增加加強支護措施,通過采取錨筋束加強支護,在壓力管道豎井井口增設被動防護網和擋渣坎,在溜渣井通道及流道通道增設玄武巖錨桿和隨機掛網支護,在洞室交叉口增設鎖口錨桿等措施保障圍巖的穩定。施工中更是細化貫通層的分層分區開挖,采用手風鉆造孔、保護層開挖、單孔單響爆破的控制爆破的方法,減少爆破對高邊墻及洞段頂部的干擾,并通過增設變形監測收斂點和監測頻次,掌握調壓室邊墻及通道圍巖穩定情況,確保貫通安全。

直面挑戰 敢為人先

作為目前國內在建最高的地下埋藏阻抗式超大型長廊式調壓室混凝土施工,襯砌工期不到1年,為了確保首臺機組發電標,在施工前,項目部綜合比選了常規模板、對撐式滑模、液壓爬模三種施工方案,嚴謹開展滑模的深化設計及論證工作,創新性地提出了大斷面對稱式滑模進行調壓室邊墻混凝土襯砌及快速閘門門槽一期直埋施工方案。

硬梁包調壓室的對稱滑模施工,存在跨度大、垂直高度高,施工工期緊,安全風險高等特點,并鑒于閘室三面不對稱、大跨度、高垂度等特點,對滑模整體性、穩定性、滑升同步性、安全管理等要求特別高,同時還要解決閘室門槽混凝土一次成型等難題,其建設與安全運行將打破多個國內第一,具有極大的難度和挑戰。

風雨兼程多磨礪,砥柱人間是此峰。面對挑戰,硬梁包項目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群策群力,以黨建促生產,成立“最大地下埋藏阻抗式調壓室滑模施工”黨員攻關小組,劃分 “黨員責任田”設立“黨員示范崗”,掛牌授旗,接受監督,并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針對不同結構體型和尺寸的調壓室閘室、邊墻、端墻,通過多節組裝式滑模模體設計,組裝成適合不同區域的對稱式滑模,并通過加強支撐桿之間的連接和增加支撐桿拉筋的保證支撐桿的穩定不變形,保證滑模上滑不傾斜,確?;炷翝仓|量。針對調壓室門槽施工項目部創新采用一次性施工,即取消門槽二期施工,門槽埋件在一期混凝土澆筑前完成調整安裝,直接埋進一期混凝土中,減少了門槽部位排架搭設和拆除、鑿毛、搭拆溜槽等工序,減少模板安拆作業量,避免混凝土結合問題,節約了二期施工工期,形成了在質量、安全、施工工期和成本四位一體的綜合優質的施工方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面對國內首次嘗試的施工工藝,硬梁包項目直面挑戰、敢為人先,通過不斷的探索、創新、實踐、總結,2號調壓室I區混凝土襯砌滑模施工在經歷23天零13小時順利完成,各項指標完全符合設計規范、方案要求,且混凝土澆筑時差、外觀質量,均在相關要求范圍之內,經過各方測量監測驗證,允許偏差均在要求范圍之內。

精細管理 爭創樣板工程

針對施工特點、難點和工期要求,硬梁包項目部對癥下藥,圍繞安全、質量、進度目標,從完善隊伍人才機制、強化創新意識、優化方案、倒排工期等方面入手,強調“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大力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質量管理精細化、過程控制流程化管理。針對每道施工工序,都要求管理人員靠前指揮、超前謀劃、工序搭接、狠抓落實,最大限度的排除了施工干擾大、成型質量難等諸多難題。

在開挖期間,項目部嚴格控制測量放樣、樣架搭設、造孔、爆破參數四道關鍵工序,按照全面質量管理原理,運用質量情況統計分析,掌握質量動態,對癥下藥,把質量管理從管結果變為管過程,提高成優率,克服不利地質條件,調壓室預裂效果由80.5%提高至95.3%。

在混凝土澆筑期間,項目部堅持領導現場值班、部門負責人跟班、技術質量安全員現場盯控和非常規時間值班等制度,嚴格落實工序驗收等程序,通過領導班子包保制度,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工作計劃有效落實,施工進度有保障;嚴格落實危大工程管控、巡視檢查、隱患排查等制度,結合智慧化工地、安全管理平臺等先進管理手段,保證了項目超危大工程順利實施,規范了作業人員操作流程,強化了現場安全協調管控。

為進一步提升硬梁包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形象,項目部以樣板創建為抓手,加大安全投入,全面打造標準化示范工地,在中國華能硬梁包水電站工程“五星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區”評比中,水電五局硬梁包項目部調壓室和廠房交通洞分別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績順利榮獲 “五星安全文明施工樣板工區”稱號。

硬梁包水電站計劃2024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投產后年平均發電量超50億度,節約標準煤消耗22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14萬噸,對推動甘孜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在巍峨壯麗的貢嘎山脈下,在蜿蜒流淌的大渡河畔,新時代的水電五局工程建設者,燃燒激情歲月,奉獻青春年華,展五局風采,創電建品牌,他們將以更加執著的追求、更加激昂的勇氣、更加澎湃的魄力,在祖國的山河間用匠心繪就更多絢麗多彩的畫卷,唱響奮斗者的傳奇戰歌!


 




【打印】 【關閉】
瀏覽次數: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