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定點幫扶工作連續五年獲得最高“好”評

來源:投運部作者:耿晨曦 時間:2023-06-27 字體:[ ]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通報了2022年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核評價情況,公司再次獲得最高等次“好”,連續5年獲此殊榮。

在鄉村振興關鍵之年,公司黨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指示精神,落實國家鄉村振興局、國資委鄉村振興工作部署,牢固把握“促發展”的鮮明導向,緊密結合地方發展需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擔當,高質量完成助力云南劍川縣、新疆民豐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年度定點幫扶工作。

2022年,公司鄉村振興幫扶工作堅持精準高效,研究制定《中國電建 2022 年助力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實施方案》,系統推進“五個振興”,直接投入無償幫扶資金3360萬元,其中劍川縣1700萬元,民豐縣1660萬元。

堅持以產業幫扶為核心,推進產業振興。在繼續做好原有“萬頭奶牛、十萬畝牧草”“優質肉羊養殖”等產業幫扶項目基礎上,結合幫扶縣資源稟賦,在特色產業幫扶上持續發力。在劍川縣實施“劍川消化疾病防控中心”建設項目、建設“沙溪鎮石龍村鄉村旅游示范項目”,在民豐縣助力“尼雅博物館”建設、推進光伏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推動幫扶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注重提升培訓教育質量,助力人才振興。在劍川縣設立“中國電建(劍川)鄉村振興工作站”。2022年共培訓縣黨政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鄉村振興帶頭人、新型經營主體、衛生健康和派駐干部等3855人次。持續開展“你守護村民 我守護你”第四期鄉村醫生培訓活動,已累計培訓鄉村醫生830人次。繼續開展“圓夢的手”助學金、“電建家庭成長計劃”公益項目、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小學校園設施升級改造等項目,不斷提升定點幫扶縣教育質量,消除落后思想的代際傳遞,阻斷因學致貧返貧。

多措并舉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促進文化振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潤疆”、讓“文物說話”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進民豐縣“尼雅文化博物館”建設。整治完善石龍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白族非遺文化體驗中心和白族原鄉博物館,合力打造劍川鄉村振興旅游示范項目,促進民族文化傳承。

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和環境治理,促進生態振興。2022年實施民豐縣尼雅灣生態治理修復配套項目,助力民豐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鞏固環境保護成果。持續推進劍川縣劍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建設,目前劍湖階段性治理初見成效,劍湖流域成為高質量生態環境涵養地和鳥類重要的棲息地,進一步改善了劍川縣域旅游和社會發展環境,有效帶動了劍川縣旅游產業發展和當地群眾增收。劍湖項目入選2022年國資委鄉村振興藍皮書優秀案例。

積極開展基層黨組織共建,促進組織振興。公司黨委工作部黨支部、投資與運營管理部黨支部與云南劍川石龍村、白蠟村黨支部和新疆民豐蘭城鄉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通過開展組織共建、實事共辦、產業共創等內容,推動公司黨建經驗做法向定點幫扶縣基層輻射,實現結對雙方黨建工作的互幫互促。

在消費幫扶上,公司結合幫扶縣農產品特色,建設中國電建云南劍川縣蘋果、土豆種植示范基地,以及新疆大棗、甜瓜種植示范基地,提升農產品種植技術水平,打造市場化優質品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公司所屬各級企業和干部員工積極參與購買幫扶地區特色農產品,通過中國電建消費幫扶平臺和央企消費幫扶平臺等渠道采購脫貧地區特色農產品2727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423萬元,消費幫扶總計3150萬元。

2022年公司獲得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頒發的“上市公司鄉村振興最佳實踐案例”表彰。




【打印】 【關閉】
瀏覽次數: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